58小说网 > 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 > 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第27节

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第27节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我的大奶女友小瑄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迷奸传奇之美丽人妻妻子在别人身上的呻吟价值偏差的小涵小师弟他不可能是白切黑我的老师妈妈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最新章节!

    林柳被看出了心思,又发觉自己竟然还得从江满梨口中得知方二娘的境况,心里既有些感动江满梨体贴,又觉得愧疚,终是笑了,道:“多谢江小娘子。”

    谢她那日点醒他,也谢她今日告诉他。

    江满梨看着林柳,嘴上笑说着不谢,心中舔舔唇角,心道这酒窝俊哥儿脸上没了愁容,确实是,有几分姿色。

    第30章瓦子外卖热销(三更)

    铺子里钵钵鸡一上一脱销,外送也是供不应求,霍书这几日可忙坏了,背个箧篓,每日风尘仆仆,争分夺秒地来回跑。

    不为旁的,就为这钵钵鸡有个极大的好处,同那炙烤的串儿一样,能捏着竹签子吃。烤串没甚汤水,拿箬壳一包,钵钵鸡有汤料,就拿竹筒装。

    铺里原来用的竹筒个头矮胖,装不下竹篾子,江满梨就又订来些瘦高个的,恰恰好整签装下,客人吃的时候打开盖子,便可一签一签抽来吃,既不沾手,又方便得紧。

    于是这几日,各处酒楼歌馆、勾栏瓦舍里头,就常见客人们点来些竹筒装的外送捧着,玩儿也似地一签一口这么吃。

    吃完了就把空签子再一把地插回竹筒里头,走时就留在桌凳上。打扫的小厮若是个不知情的,一打眼看见这般多的竹签竹筒放着,还以为是甚么节日,寺里的和尚集体了下山,施福解签来了。

    而旁的看客见着身边有人这么吃,也觉得有情趣、有童趣,与这暑热的天正合宜,便又纷纷将送餐的阿霍叫住,点上它五六七八筒。

    如此,阿霍就又不能歇,顶着热,穿梭在大小坊市之间。

    江满梨见阿霍兴致勃勃,精神头极佳,倒是还挺高兴,只叮嘱他休息够、多喝水,别累坏了就成。

    藤丫却是有点心疼阿霍了,给他拿麻绳把个小竹筒捆成小挎包的模样,里头放些碎冰,再加上金银花水。每回来一次,就给他换上新的。

    阿霍脸颊红扑扑,道:“没事的藤丫姐,也没那么热,你看我还有水。”

    藤丫摇头:“不成不成,都晒热了,换些冰的。”

    -而在近日所有的外送单子里头,自瓦子里头点的单子,几乎又占了四成。

    瓦子也称瓦舍,是这朝代人娱乐的专门场所。

    从用途上来说有些类似现代,带电影院的购物商城加综合娱乐馆,只不过“电影院”的占比更大些。而若要从样式上来说,就类似现代的大体育场,尤其是校运会办游园时的体育场。

    仔细些解释,就是一个偌大的场馆,被以勾绳和栏杆分隔成一间一间的戏楼,上设戏台,下设看台。类似现代电影院里的不同放映厅,只不过演的不是电影,而是说书唱戏、杂耍驯兽。

    每间戏楼便称勾栏。

    这间勾栏演这出,那间勾栏演那出,观众在场馆中信步观赏,选到自己想看的便坐下给钱。

    场馆之中还分布着许多商铺和小摊,有卖衣服的、卖饮食的、卖窗花的、卖字画的、算卦的,应有尽有。

    客人们看累了,逛乏了,便可以点些吃食坐在摊上,随意听听不太正规的小曲,看看不太像样的卖艺。

    或是花几个大钱投投壶、套套环,也别有一番市井趣味。

    京城里一共三家大瓦,合起来共有勾栏五十余座。其中最大的又属西城门外的舟瓦子,里中勾栏二十座,戏台可纳近千人,若是坐满,十分壮观。

    江满梨怎会错过这种合作机会?

    趁着钵钵鸡大热销得好,暑天又正是客人们爱逛瓦子的时节,与云婶、竹娘几家人商议了,赶紧抽空,亲自跑了趟舟瓦子,找了其中最大的勾栏谈合作。

    勾栏东家是个颇有眼光的年轻郎君,这瓦里的西域吐火杂耍、南方新式唱腔,都是由他的勾栏最先引进的。

    自然也知道最近盛行的竹筒钵钵鸡。

    听说江满梨正是为此而来,想要寻个法子,让这外送与勾栏的戏票结合起来、相互成就,自是乐意得很。

    一番商议,拍合下来,决定印些红票。

    便是凡买勾栏戏票的客人,赠江记外送的削价红票一张,每满五十文可减五文,上不封顶。

    而凡在江记堂食的客人,也均赠勾栏红票一张,依据当日影戏、耍象、唱曲等场次,削票价二至五文不同。

    红票印好发出去,次日夜市还未开张,江满梨与藤丫堪堪备好食材,熬好了煮钵钵鸡的料汤,勾栏点外送的人便着来了。

    这个小厮江满梨是认得的,来过许多回了,称阿孝。

    阿孝是个憨厚的,怕打搅铺子里几人忙活,就站在铺门前等着,也不进去。待到江满梨出来,才递了红票过去,嘿嘿笑两声,说了客人们点的吃食,道:“戏台酉时便要开场,麻烦江小娘子准备。”

    江满梨自无不可,听得要的几乎都是钵钵鸡,便招呼藤丫拿签子。阿霍也跟着去厨下帮忙。

    这几单东西不少,江满梨这头要了十几份钵钵鸡,竹娘那头又要十来份冰饮子,邵康的羊肉包子和媛娘的蜜枣江米粽也要得好些。

    唯独云婶阿庄叔家的冷汤羊肉索饼、炙羊下水等吃食无人问津。

    云婶面上倒也没有不爽快,笑着道:“无事无事,兴许今日看戏的这些个小郎君小娘子,正好不喜羊肉。”

    邵康实心眼:“可我这包子不也是羊肉馅儿的?”

    这下就不好自欺欺人了。

    阿孝是按着勾栏客人们的要求点吃食,故而逐个要时,也没想这许多,此时觉察气氛不对,有些尴尬地笑着,挠头道:“下一趟兴许就有人点汤饼了。”

    却是江满梨细细回想了一着,觉出些不对。

    问云婶道:“云婶、阿庄叔可有印象,素日里的羊汤、汤饼、炙下水,还有近日的冷汤索饼外送,都是何处点去的?”

    “哟,”云婶微微仰起头来回忆,道,“昨日御街北的两家歌馆里,点了好些。”

    阿庄叔也道:“坊里的书院也点得不少,日日都点。”

    “剩下的,大多就是宅子、府上,铺子里的了罢。”云婶想了想,又道,“还有咱们附近的衙门里,也有许多。”

    “那岂不是从未有瓦子里来点过?”媛娘听出来了。

    “嗨呀,”云婶也反应过来了,“这么一说,恐怕还真是。平日里只顾着忙活,阿霍又每处都送,一箧篓里装好些,竟没觉察。”

    其实不止云婶家的汤饼。

    今日因着阿孝来得早,别的订单还未进来,江满梨方才想起,瓦子的外送如今虽多,可她这一档的,除了钵钵鸡,其余譬如酸辣粉、鸭血粉丝汤等吃食,瓦子里也是从未点过。

    媛娘那头蒸菜炒菜亦无人点,邵康一档的馄饨也是冷门。

    这般一捋,思路浮出来了。

    江满梨道:“应当不是羊肉的问题,是汤饼、酸辣粉、蒸菜馄饨,它不便于瓦子里吃呀。”

    又仔细道:“你们且想,那些个郎君小娘子,在瓦子勾栏里点咱们的外送,是要坐在戏台下,一边观戏一边用的。”

    “钵钵鸡最热销,因为竹筒一捧,签子一抽,往嘴里一送,既不费事也不影响看戏。而饮子也是用竹筒装,拿苇秆吸溜,同样便利。再譬如江米粽、蒸包子,左不过就是粽叶、油纸一捏。都是极便宜吃的东西。”

    “汤饼汤粉,炒菜馄饨就不同了,戏台下没有筷箸,客人们如何来吃?”

    “嗨呀,是啊!”云婶一跺脚,拍了阿庄叔一下,笑道,“咱们怎就没想到?”

    阿庄叔被拍得一愣,道:“阿梨都方才想出来,我如何想得到。”

    意外摸到一个小漏洞,江满梨也很是满意。她是那向前看之人,过去没想到不要紧,要紧的是现下察觉了,如何做得更好些。

    索饼、汤粉一类的,自是不大好办了,且不说没有一次性筷箸可以附赠,即便有筷箸,哪家郎君小娘子又会坐在戏台下嗦粉嗦面?也忒不雅观。

    而馄饨、炒菜蒸菜的,几人想了想,或能补救一下,便是给人附上几根竹篾子,让人戳着吃。

    老板们亲自体验客户感受,媛娘与邵康两人拿竹篾子比赛戳韭菜炒鸡子和馄饨。

    鸡子尚可,能扎起一串来,跟撸串儿似地吃,但韭菜不太行,炒过的韭菜忒软,用力一戳,韭菜没扎起来,倒把箬壳扎出个洞。

    而馄饨那边就更艰难了。馄饨滑溜,戳一个,掉下来两个,邵康最后实在是没了耐心,笑道:“还不如直接喝。”

    一通尝试,众人皆弃疗。可如此一来,云婶阿庄叔的档口,就还是没有合适售到瓦子中的吃食,眼看着其余几人都吃到那红票的甜头,两口子心中不免还是有些失落。

    江满看在眼里,心中想了几日,忽而想到一个主意。

    借着补货竹筒的机会,从西市买得一小包约莫手指长的短竹篾子回来,与云婶道:“云婶可想添道新菜?名曰牙签羊肉,做法与那炙下水差不多,加些佐料,简单得很。”

    -串在小竹篾签上的羊肉裹满辣椒面,色泽红亮,闻起来麻辣鲜香。

    羊肉是先炸后炙,油脂逼得干净了,肉也紧实,又因着是横切的小块,吃起来并不塞牙,反而干香适口,回味无穷,与江满梨之前做的那冷吃兔有些异曲同工。

    极适合当作看戏时的零嘴,小短篾子揪起来,一口一个,吃得上头。

    江满梨在云婶、阿庄叔院儿里忙到夜深,三人一人一个地吃着牙签羊肉,云婶有些感慨。

    道:“阿梨啊,你说,打从你到了小市,在我们两口子旁边摆了摊子,教了我们多少东西?这里头随便一样,你拿出去,不能赚大钱?我们两口子真是上辈子积德了,才能遇着你这么个小娘子。”

    江满梨哪里在乎这个,穿到这个世界,在郭东楼做帮厨教曹铛头和阿念,摆摊子,教云婶两口子和郭家阿婆,她从不吝啬。甜生生、爽利笑道:“那明日朝食我便不做了,阿婶阿庄叔开门早些,我带着藤丫阿霍吃羊骨汤饼去。”

    第31章七夕忙做花饼(一更)

    入了七月,很快便要到七夕。瓦子外送的小插曲告一段落,江满梨又马不停蹄地忙着做花饼。

    这朝的七夕已经是相当成熟的节日了,小娘子们要祈巧,也就是祭牛郎织女,许愿祈福,祈手巧、祈姻缘。若是贵人家,还要在庭院里放上个精巧的小彩楼,楼下放上笔墨纸砚、书卷、针线等物品,再由小娘子们焚香礼拜,请求赐福。

    论及吃食方面,有吃五子、有吃花馍、有吃饴糖,但最流行的,还是吃乞巧果子了,也称作巧果。

    是一种以油、面、糖、蜜相和,或蒸或炸制成的甜口面食,一般做成笑脸人儿的模样,也可做成金鱼、莲花、梭子、鹊桥的样式,总之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凡小娘子们巧手所能及。

    藤丫最不喜做巧果。道:“辛苦劳累捏一下午,两口就吃没,再好看又有甚么用?”

    此话获得江满梨和媛娘的一致赞同。

    但毕竟节庆是个好时机,生意人,哪有放过赚钱机会的道理。不喜归不喜,做还是得做。不做那些个繁复的,便做模样简单却好吃的罢。

    江满梨便想到鲜花饼。鲜花应景,馅儿芯又甜蜜,做法还简单,再好不过了。

    唯一的问题是烤炉。

    去问了郭东楼的吕掌柜。郭东楼清明节代售江满梨制的芋泥咸鸭卵青团,一等一的热销,这次听说她又要做糕饼,欢喜得不得了,巴不得把厨房给她让出来,道:“这有何难,阿梨要做花饼,只管来用便是。”

    于是烤炉的问题也解决了。

    制鲜花饼主要分两步,一是渍花馅儿,二是擀酥皮。

    江满梨前世吃的鲜花饼,大部分以玫瑰渍馅儿,可这朝是没有玫瑰的,即便有,也还未曾走入百姓视野,遂放弃,寻其他替代品。

    夏季盛开的花种不少,可以食用的,譬如牡丹、茉莉、洛神,都是不错的选择。江满梨一一采来试用,发现洛神味酸、茉莉又多了些苦气,还是牡丹最好,带着些许类似玫瑰的甜。

    牡丹不能选熟粉艳丽的,吃起来会有药味,颜色愈深,吃起来苦味愈重,要选那单瓣白色的,入口才最是香甜,色香味俱佳。

    花瓣洗净晒干,用手分次揉入白糖和蜂蜜。这一步要揉得透彻,让花瓣与糖充分交融了,方能不留一丝苦味。

    揉好的花瓣需要腌渍两日。

    江满梨想了想,找先前买青团礼盒的铺子又要了些同样形制的,只不过当时选的是衬应时令的草纹盒,这次便换做胜遇鸟纹的,讨个七夕的福气吉祥。

    有了盒子,预订牡丹鲜花饼的招子提前递出去,单子便收回来。

本站推荐:不甘寂寞的妈妈骇客伶姨与狐说 (1v1 h)我的大奶女友小瑄校园里的娇软美人【NPH】迷奸传奇之美丽人妻农村熟妇真淫浪婚礼前后的淫乱乐姐姐与她的同学妻子在别人身上的呻吟

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58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泡泡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泡泡马并收藏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最新章节